肝臟有解毒功能,若肝有病,無法將體內[毒素] 完全清除,便造成皮膚癢或皮疹。這是一般人對肝臟的嚴重誤解之一。
事實上只有少數肝病會有皮癢的症狀,大部分則否。會在皮下引發癢感的物質,有膽汁酸、組織胺、前列腺素、各種基寧(kinins)和某些蛋白酵素等。這些物質原本就存在於局部組織的某些細胞中,受到刺激時便釋放出來引起症狀,與肝臟的代謝或解毒功能如何並沒有關聯。
有人認為,雌性素(estrogen)類的類固醇,也有致癢的作用,所以懷孕婦女併患膽汁鬱積現象時易發生癢症。有些肝硬化病人,會有手掌泛紅及在前頸下部的皮膚上出現蝴蛛痣樣血管病變的情形,據研究也和血中雌性素濃度較高有關,但這類病人通常並不會皮膚發癢。 生育年齡的婦女,在前額、眼睛周圍或面頰部出現的棕黑色斑,一般稱為肝斑(chloasma) ,但事實上卻與肝臟毫無關聯。
綜觀各式各樣的皮膚疾病,有些原因不明,有些是局部刺激或微生物感染所造成,而另有些則是內部疾病的外在表現。不過,最後一類只佔所有皮膚病的少數,而且,所牽涉的器官系統,肝臟通常也沒有被包括在內。
作者:施壽全醫師